2022年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項目達2.8萬個;截至2022年底,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元,惠及企業2.6萬家……2022年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我國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
多措并舉助企紓困發展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會同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通過一系列知識產權金融舉措,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在不斷深化政策措施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銀保監會等部門指導地方完善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機制,推動“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和質物處置機制”工作列入國務院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舉措清單,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聯合財政部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聯合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工作舉措,相關文件均將推進知識產權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作為重要內容。
在持續加強政銀合作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中國銀行開展商標質押助力餐飲、文旅等重點行業紓困“知惠行”專項行動,組織銀企對接活動數百場,參與企業近萬家;深化與人保財險等保險公司的戰略合作,形成22款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截至2022年底,累計為2.8萬家企業的4.6萬件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提供了超過1100億元的保險保障。
在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銀保監會將銀行業金融機構專利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擴至6個省市,并在3個省市開展全流程無紙化試點;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研究制定《專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連續兩年發布專利實施許可使用費統計數據,為金融活動中科學評估知識產權價值提供方法指引和數據參考。
金融普惠取得顯著成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如今,知識產權金融普惠打開了喜人的局面。
截至2022年底,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達到4868.8億元,同比增長57.1%,首次超過4000億元;惠及企業2.6萬家,同比增長65.5%,其中70.5%為中小微企業。過去一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登記項目達2萬筆,占項目總數的71.1%,惠及中小企業1.8萬家,充分發揮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的普惠作用。此外,滬深兩地交易所已累計成功發行86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達到216億元,進一步豐富了市場主體的融資渠道。
中國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踐也受到國際關注。前不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編制了知識產權金融國家報告,向國際全面展示中國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有益經驗和突出成效。
接下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深化部門協同和政銀合作,完善政策、優化服務,不斷提高知識產權金融的普惠度和惠及面,切實發揮助企紓困的作用,支持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本報實習記者 蘇 悅)
江蘇華企立方市場部編輯發布